首页 男生 历史小说 甲申太子征途

149.太子何在

甲申太子征途 汉苑秋风 3295 2024-03-04 15:46

  易和安说:“谢殿下谬赞。其实卑职所为,漏洞很多。这酒坛里装满火药,再插上一枚手榴弹,搬运和摇晃起来,与装满酒的酒坛还是很不一样的。但是,现场人声喧哗,绳索木杠又都是现成的,贼军两个小卒也就顺便抬过去了。毕竟这是闻所未闻的东西,无从防范。卑职在望远镜里看到,更巧的是,袁宗第现场就让人倒酒品尝。这一计能成功,也靠运气;殿下果然顺天应人!”

  朱慈烺点点头:“伪装的炸弹袭击,在其扩散之前,一般人是不知道防范的。日后若派死士,‘献宝’给李自成、张献忠或者多尔衮,乃至裤裆藏雷近身袭击,说不定也能收获惊喜。这是后话——现在我军已经炸死袁宗第,重创其大军,陈潜夫守卫开封、归德二府,更有把握了。”

  侦察队来报:袁宗第余部三万多人,沿着沙河向西而去,在五十里外停驻,纷乱不整。

  一团团长张方先躬身作揖道:“殿下,目标已经达成,可以凯旋回京了。”

  朱慈烺目光转向卞飞,卞飞说:“卑职也赞同凯旋回京。不过卑职觉得,袁宗第余部数万人,已经是群龙无首,而且被其右军惨败的事实惊吓,一定是惊弓之鸟。我军还可以在夜里偷袭一次,使其彻底胆裂,溃散西去。河南形势,则更加有利。”

  朱慈烺心中赞同,望向张方先。张方先表情端穆,说:“卑职以为,殿下亲临战场,处处应以稳妥为要。”

  “偷袭的目的不是如何歼敌,主要是为了吓唬他们一下。所以毫无冒险可言。孤知道你的谨慎是因为忠心,但是也要根据战场形势做出合理的判断。我军南征,旨在练兵,但也要力求利益最大化。”

  张方先一低头:“卑职明白!既然如此,我军立即加强侦查,做好准备,待到夜幕降临就出发,深夜铳炮齐放,促其炸营即可。”

  “好,孤准了。照此办理。”

  清晨,紫禁城,东暖阁。

  崇祯接到朱慈烺的急报,眉头皱了起来,说:“开封府已经拿下,为何还要去突袭贼将袁宗第?彼率数万大军,以少兵临大敌,万一有不虞之事,置江山社稷于何地?”

  王承恩道:“小爷的铳炮何等犀利,皇爷是见识过的。”

  崇祯回想了一下亲眼目睹过的东宫铳炮施放场景,语气略有放松:“铳炮固然犀利,他自己也说过,数量太少,若是遇到敌军前挡后抄、重兵合围,也是难以抵挡的,必须背靠坚城,才好扬长避短。”

  “皇爷,小爷的奏报里说了,经过斥候侦骑反复侦察,发现贼将袁宗第‘率军冒进,正是我军发扬局部火力优势之机’。小爷思虑深沉,断然不会弄险。”

  崇祯脸色稍霁,说:“勤王之师已到,京师也需要他尽快来协调。”

  当下亲提御笔,批复敕令太子迅速回师。然后坐立不安地等待新的奏报,却一连几个时辰也没有消息。

  下午未时之末,外面太监进来禀告:“皇后娘娘派人禀告,懿安皇后驾临坤宁宫,询问太子行踪下落,还请皇上移驾坤宁宫。”

  “后宫不得干政,乃是祖训,她们想干什么?”崇祯拉下了脸,想了想说:“看在太子的面子上,去一趟吧!免得后宫不宁。”

  崇祯到了坤宁宫,周后率一帮宫女拜迎,懿安皇后端坐不语。

  崇祯望望寡嫂的脸色,过去慰问道:“张老娘娘安好。”

  “哀家好不好,并不打紧。”懿安皇后淡淡地说:“这把年纪,就牵挂着太子。他若安好,一切都好。敢问皇上,现在太子何在?”

  周后也关切地望着崇祯,眼中满是焦虑。

  崇祯知道瞒不住了,心一横,坦然说:“太子率兵南征,战场练兵去了,势如破竹,不日即将凯旋。”

  周后忙问:“去哪里了?上次是去天津武清,这次去哪里?”

  “河南,开封府。”

  “啪!”懿安皇后在桌上一拍,用颤抖的声音说:“千金之子,坐不垂堂,何况太子乃是一国储君,怎么可以率兵上阵、以身犯险!上次他去武清剿匪,以精兵对土寇,倒还有十分把握;这河南闯贼,是多少统兵大将不能对阵的,怎么可以让他率少许人马去冒险?”

  “老娘娘有所不知,春哥儿所率之兵,乃是大明精锐;所携铳炮,独步天下。而闯贼现在为了进犯山西,将河南人马抽调一空,只留些许守兵,不堪一击。前番东宫旅南征归德,已经证实。太子此去,可谓十分稳妥。”

  周后不禁泪水涟涟,问道:“可有书信报来?”

  “每日都有快马来往穿梭急报,太子轻取开封,尽歼守敌;然后分兵四出,占据了开封府全境。”

  懿安皇后听了,焦急不减,追问道:“那闯贼好容易得来的开封,难道就任由太子夺走?”

  崇祯踌躇了一下,说:“前番襄阳、汝宁有义军反正,抗击闯贼,贼将袁宗第率军将其平定,得知开封被夺,率军向北而来。”

  “他率了多少兵?”懿安皇后随即就问。

  崇祯心情都沉重起来:“据报有五万。”

  周后“啊”了一声,向后倒去,刘宫正和两个宫女在后面急忙扶住,周后脸色苍白,泪如雨下:“我儿年仅十六,率兵不满三千,现在闯贼五万人来了,将如何是好?”

  懿安皇后紧紧握住手中的锦帕,声音又颤抖了:“他还不赶快回来?多少先生大人打不过的闯贼,他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打得过?”

  崇祯心里也焦虑起来,低声说:“春哥儿确实有些弄险,他的三千士卒全部骑马,若是乘胜撤退,贼将袁宗第也赶不上,只是……”

  “只是什么?”懿安皇后追问。

  “他的急报刚刚到,说要趁着袁宗第大意轻敌、率兵冒进,对其实施猛烈一击。如此,开封、归德可以交给旧官坚守……”

  “胡闹!还不赶快叫他回来!”懿安皇后厉声道。

  崇祯摇头说:“朕何尝不想让他回来!章奏往来,虽有快马,但是也要数日。朕刚刚接到的急报,也是两天以前的。此刻他必然已经和贼将袁宗第大军接战了。”

  周后放声哭出来:“我儿此刻,不知遇到怎样的危险!也没有大将率军可以去救他……怪不得我这几日,半夜里心惊肉跳的……皇上啊,臣妾一心一意伺候你十八年,为何如此薄待我儿?让他一个十六岁的孩子,跑这么远去和闯贼打仗?这不是羊送虎口吗!”

  崇祯心烦意乱,大声道:“住口!你以为儿子上阵,朕不担心?然而天下将亡,覆巢之下,焉有完卵?朕恨不能御驾亲征,有此麟儿能代父讨贼,是我朱家的光耀!”

  “皇上……”周后还是哀哭:“万一我儿有个闪失,皇上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!”

  崇祯咬牙切齿地说:“朕不止一个儿子!你不要如此放纵,废了正宫之礼,毁了贤惠之德!”

  懿安皇后倒是冷静了下来,说:“春哥儿乃是大明异数,智谋无双,一定会逢凶化吉、遇难呈祥!”

  周后的哭声变得低沉,逐渐变成抽泣。

  外面忽然有王承恩的声音:“皇爷,小爷的战场急报来了!”

  崇祯急忙喊:“拿进来!”

  急报一入手,他就迫不及待地拆封,展开读到:“……将火药与手榴弹埋藏于酒瓮之中,伪作献酒,当场炸死贼将袁宗第,儿臣趁机率军突击,全歼其中军,斩得袁宗第人头;随后歼灭其前锋,又击溃其右军;现其余部西逃,蛇结五十里之外……”

  懿安皇后喜出望外,颤声问:“打赢了?”

  崇祯满面生辉,大喜道:“胜了!斩得袁宗第人头!”

  周后双掌合十,说:“多谢皇天菩萨!保佑吾儿,获此大胜……待明天请一尊金身菩萨,入宫供养……”

  崇祯听了略有不乐,待要发作,却马上想到她所生的太子率精兵征讨闯贼,锐不可当,于是发作不起来:这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,眼前貌似柔弱的周后,陡然变得不可轻慢了。

  他缓声道:“春哥儿天资英纵,得列祖列宗庇佑,所以能得大胜。”

  说着,又拿起急报,继续看了一眼,脸色顿时大变:“还要打?获此大胜,还不回师,还要去偷袭震慑袁宗第残部?”

  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